<track id="uqoif"></track>
          <p id="uqoif"></p>
          <big id="uqoif"><ruby id="uqoif"><tt id="uqoif"></tt></ruby></big>
          <pre id="uqoif"><label id="uqoif"><menu id="uqoif"></menu></label></pre>

          三年行動沖刺收官 新一輪國企改革蓄勢待發

          2022-12-29 09:17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我要評論0 字號:
          【導讀】 時至年終,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進入收官倒計時,眾多中央企業和地方國資系統亮出成績單,宣布改革任務全面完成。站在新起點上,新一輪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行動蓄勢待發。國資國企將錨定提高核心競爭力,推動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和市場化經營機制長效化制度化,深化

          時至年終,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進入收官倒計時,眾多中央企業和地方國資系統亮出成績單,宣布改革任務全面完成。站在新起點上,新一輪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行動蓄勢待發。國資國企將錨定提高核心競爭力,推動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和市場化經營機制長效化制度化,深化分類改革,切實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快向世界一流邁進。

          三年行動收官倒計時

          近日,中國中鋼集團有限公司整體劃入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這是黨的二十大之后中央企業第一例集團層面的戰略性重組,對于優化我國鋼鐵工業布局、提升鋼鐵產業現代化水平意義重大。

          2016年12月因重組而生的中國寶武,基本是一年并購整合一個千萬噸級鋼鐵企業,2020年鋼產量達到1.15億噸,實現“億噸寶武”的歷史性跨越,問鼎全球鋼企之冠。2021年,該央企經營業績創歷史最好水平。

          在中國寶武馬鋼一車輪生產車間,工作人員在吊運成品車輪(2022年3月3日攝)。新華社發

          這并不是個例。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提出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要在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上取得明顯成效。作為重要抓手,國企重組整合不斷發力。

          在此次中國寶武與中鋼集團重組之前,過去10年來已有26組47家央企實施了重組整合,新組建、接收企業10家。2022年7月、10月,國資委先后組織兩批共24組央企專業化整合項目集中簽約。

          與此同時,國企市場化改革按下了“加速鍵”,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

          公司制改制全面完成,央企董事會應建盡建,基本實現外部董事占多數,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勞動、人事、分配等三項制度改革實現大范圍破冰破局;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占比分別超過70%和54%……

          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督洕鷧⒖紙蟆酚浾吡私獾?,截至目前,國投、中國化學工程等多家央企,河北、安徽等多地國企已全部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持續增強。

          數據顯示,進入世界500強的國有企業從2012年的65家增長到2022年的99家,通信、電力、建筑等行業企業有關效率指標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新一輪改革乘勢而上

          要乘勢而上實施新一輪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行動,鞏固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果,推動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和市場化經營機制長效化制度化,深化分類改革,在新的起點上把國企改革向縱深推進——國資委黨委近日召開的擴大會議指明了下一階段國企改革的重點。

          中國人民大學國有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劉瑞明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一輪改革行動需要進一步通過現代企業制度的引入和普及,使得國企公司治理結構不斷優化,尤其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要“以改革機制為中心”推動企業提質增效。

          據了解,聚焦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未來國資國企將著力推動“三能”機制在各層級企業普遍化、常態化運行。

          深化分類改革也是新一輪行動的重要舉措,更是因企施策推進改革的基本前提。近年來,中央企業集團層面和子企業按照商業一類、商業二類和公益類三個類別,全面完成功能界定與分類。各地也都結合實際基本完成了相關工作。

          “深化分類改革,有利于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真正確立國有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痹谇迦A大學中國現代國有企業研究院研究總監周麗莎看來,下一步要通過分類發展,提高改革的針對性;通過分類監管,強化監管的有效性;通過分類考核,明確考核的科學性。

          劉瑞明認為,新一輪改革中,需要進一步剝離國企額外承擔的政策性和社會性負擔,讓其以公平市場主體的角色參與到市場競爭中。同時,應進一步按照中央對于要素市場化改革和公平競爭環境的布局,打破壁壘,實現各類經濟主體公平競爭。

          加大創新鍛造核心競爭力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最終目標指向“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昂诵母偁幜⒊蔀楹饬繃Y國企改革成效的新標準?!敝袊髽I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稱。

          在劉瑞明看來,國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集中體現為公平競爭環境下企業經營績效的提升。一般而言,國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升,主要通過制度改革和技術創新兩個方面實現。

          支持29家“重點支持類”策源地企業開展30個技術領域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將中央企業的科研投入視同利潤加回,對重大項目、創新項目、創新團隊的工資總額單列;選取439戶科技型企業開展“科改示范行動”,打造一批國有科技型企業改革樣板和自主創新尖兵……

          近年來,國資委和國有企業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推動制度創新和機制創新“雙輪驅動”,集成電路、大飛機、工業母機等一大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標志性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

          百年變局下,科技創新是“關鍵變量”,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動能”。國資委強調,未來要把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作為基礎性、戰略性、引領性重大任務,分類施策全面對標,進一步深化“四個專項行動”,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向世界一流邁進。要切實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編輯:田淇尹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為“鹽城新聞網”或“鹽阜大眾報”“鹽城晚報”“東方生活報老爸老媽”各類新聞﹑信息和各種原創專題資料的版權,均為鹽阜大 眾報報業集團及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通過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上述來源。

          關注我們

          • 微信

          • 客戶端

          推薦文章

          最黄色三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