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uqoif"></track>
          <p id="uqoif"></p>
          <big id="uqoif"><ruby id="uqoif"><tt id="uqoif"></tt></ruby></big>
          <pre id="uqoif"><label id="uqoif"><menu id="uqoif"></menu></label></pre>

          創新社會治理 建設善治鄉村

          2022-12-05 17:33 來源: 我要評論0 字號:
          【導讀】 響水縣大有鎮鄉村治理譜新篇

          近年來,響水縣大有鎮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圍繞建設“黃河故道片區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新高地”目標定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群眾根本利益作為鄉村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做強做精特色產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提升村級服務質量為目標,不斷創新治理手段,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走出了一條符合鎮情實際的新時代鄉村治理新路子。該鎮被省生態環境廳表彰為“江蘇省生態文明示范鄉鎮”,被省自然資源廳表彰為“江蘇省耕地保護激勵單位”,被市委表彰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市森林小鎮”,被市政法委表彰為“網格化社會治理先進集體”,康莊村被省依法治省領導小組表彰為“民主法治示范村”、被江蘇省民政廳表彰為“和諧社區建設示范村”、被市文明委表彰為“鹽城市文明村”、列入黃河故道片區鄉村振興示范村,淮河村被省依法治省領導小組表彰為“民主法治示范村”,通過省級特色田園鄉村驗收。

          強化黨建引領,推動鄉村治理提效賦能

          以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建立健全黨管鄉村治理的領導機制。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多次召開會議對鄉村治理工作推進作部署。促進基層黨建與村民自治同向而行、同頻共振,推動鄉村治理握指成拳、連片聯治。緊扣黨組織“四優”(經濟發展、群眾收入、生態環境、鄉風文明)目標抓創建賦能鄉村治理,嚴格落實黨組織書記“第一責任”,明確黨員領導干部“具體責任”、支部書記“直接責任”,加大黨建考核權重。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營造爭先爭優的良好氛圍,鍛造實干擔當工作力量。完善村(居)“兩委”干部聯審(組織部門對履職擔當及能力水平、紀委對黨風廉政建設和農業農村局對“三資”管理情況)機制,致力提升黨員干部政治素質和“兩委”及村組干部工作水平。大力實施“人才興村”戰略,近年來已先后從致富能手、種養大戶、科技致富能人中選拔19名“雙帶”作用突出的黨員進入村組干部隊伍,一批有志回鄉創業的大學生和退役軍人被納入后備干部人才庫,為村(居)“兩委”及村組鄉村治理注入更多“新鮮血液”。

          匯聚民意活力,創新和諧有序善治鄉村

          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大有鎮殘聯、醫保、社保、農業、村建等多個部門以“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為目標,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明晰鎮村權責清單,努力讓群眾方便、快捷的辦理行政審批業務。并從制度層面明確村級規范化建設的標準,建立起權責明晰、公開透明、操作規范、監督有力的村級事務運行機制,為群眾提供三農政策、民政社保、法律咨詢等20多項小微權力服務。該鎮黨委、政府還通過“村情懇談會”圍繞產業發展、公共服務、鄉村文明、基礎設施和集體資產等村民切身利益問題,建立集中反映村民意愿、當面懇談群策群力、協調解決群眾關切的民主議事機制。截至目前,大有鎮共收集群眾意見800余條。該鎮緊緊抓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著力服務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蘇北農房改善工作啟動以來,大有鎮在充分尊重民意基礎上,圍繞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標準,按照“一鎮一村、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一村一景”的總體要求,堅持科學規劃,精心實施,統籌抓好新建農房和傳統村落保護,推動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這項民心工程、民生工程辦實辦好。近年來,相繼建成了淮河村新型農村社區和康莊村新老村莊新老融合建設提升325戶高品質的新型農村社區。同步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功能配套,并為村莊未來發展留足空間,有效提高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拆除空關房、危房共419戶,改造彩鋼瓦房屋623戶,有效維護進城入鎮農民的合法權益,在集鎮主要道路建設平安燈箱8個,鄉村道路全部提檔升級,道路兩側達到綠化美化、照明亮化,不斷提升鎮區整體形象和群眾安全感。

          注重綠色發展,推動環境治理提質增顏

          大有鎮堅持以產業振興為根本,實現鄉村治理綠色轉型。集中康莊、新北、大有三個村(居)連片耕地,與江蘇農墾黃海農場有限公司場地共建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10萬畝高標準基本農田,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生態環境,提升糧食生產能力。依托稻米生產加工傳統優勢產業,利用中糧生豬養殖沼液,實施創建康莊村市級生態循環農業園和場鎮共建2萬畝優質稻米示范基地建設,提升鄉村生態環境治理水平和效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以垃圾處理、污水治理、廁所改造、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讓美麗鄉村圖景既有“面子”更有“里子”。近年來,該鎮通過公開招標遴選管理經驗豐富的保潔公司,實行“村收集、鄉(鎮)轉運、縣集中處理”的城鄉一體化垃圾處理模式,對所有村莊及周邊、公路沿線、河道溝渠等重點區域開展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治理行動,所有村莊實現了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實現全域專業化運營模式。以繡花功夫做精做美特色田園鄉村,在農村開展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拆除改造旱廁2890座,拆除豬圈390處,生態河道整治25條30.7公里,屋前屋后河塘整治82個。加強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宣傳,在各村設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點,統一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同時,加強對農藥市場的監管,以農資經銷點為重點,按照“誰銷售,誰回收”的原則,建立考核機制,增強責任意識,落實承擔農藥廢棄包裝物(農膜)回收義務,推動鄉村生態環境治理提質增顏。

          共建共治共享,展現鄉村治理文明風尚

          大有鎮6個村(居)均成立了村務監督委員會,選配12名村務監督委員會委員,對村里黨務、政務、村務、財務等各項工作做好監督,讓農村的公共事務在陽光下運行。持續加強文化設施建設,樹立良好鄉風文明,發揮鎮及6個村(居)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及黨群文化中心、農家書屋等文化設施的惠民功能,融合村內理論宣講、科普服務、文化活動服務、村民教育、健身活動服務,深化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實踐,豐富“三治”融合實現形式,引導群眾共建共治共享。同時,健全完善以村規民約為主要內容的文明道德評判體系,開展“積分制民主評定”“有事好商量”等做法。去年以來,大有鎮共組織開展“五美庭院”“星級文明戶”“好兒媳”評選活動,深入開展入戶走訪,耐心傾聽群眾心聲,解決疑難問題35個,調解矛盾糾紛180余起。在全鎮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精神文明建設,形成了尊老愛幼、鄰里和睦、崇尚科學、抵制迷信、破除陋習的文明新風尚,達到人人崇德向善、村(居)和諧民主治理效果?;鶎訏吆诔龕簩m椂窢幦〉秒A段性勝利,起到了較好的震懾效果。加強網格員隊伍建設,扎實推進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41名網格員每天走訪網格內群眾,摸排矛盾糾紛、安全隱患、常態化疫情防控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并及時處理解決到位,確保做到群眾意見及時有效得到處理,為幸福大有民生護航。

          稻谷、林果、特水養殖、特色蔬菜、生豬養殖,產業興旺帶給人們富足和希望,生態宜居讓鄉村迸發出嶄新的活力,鄉村治理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行走在大有希望的康莊大道上,一幅產業振興、生態自然、治理和諧的鄉村振興美麗畫卷正徐徐鋪開。這是一片大有作為的逐夢沃土,這是黃河故道人正在逐漸寫就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鄉村治理新篇章。

          劉洋生 張華
          編輯:采編平臺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為“鹽城新聞網”或“鹽阜大眾報”“鹽城晚報”“東方生活報老爸老媽”各類新聞﹑信息和各種原創專題資料的版權,均為鹽阜大 眾報報業集團及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通過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上述來源。

          關注我們

          • 微信

          • 客戶端

          推薦文章

          最黄色三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