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歲末,浙江省政府開始向公眾征集2023年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浙江省政府將初步列出11方面65項民生實事項目,請全省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踴躍投票,從而選出公眾最關切的10項民生實事項目。在此基礎上,省政府將統籌確定2023年10方面民生實事項目,努力把群眾“盼的事”變成政府“干的事”,把政府“干的事”變成群眾“滿意的事”,切實讓全省人民更多更好地共享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泵裆鷨栴}是觸發治理的主要原因,提供優質的基本公共服務是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的重要內容,亦是確保中國社會活力與秩序有機統一的重要途徑。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奮斗,完成了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與此同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人民生活得到全方位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當前,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較大;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托育、養老、住房等方面面臨不少難題。實踐沒有止境,在前進的道路上,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實推進共同富?!?。
辦好民生實事,增進民生福祉,首先,要持續優化制度供給與執行,聚焦分配制度完善、就業優先戰略實施、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健康中國建設推進。其次,要善于歸納總結基本民生需求的規律性特點,主動挖掘人民群眾潛在訴求,不斷強化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針對性和靈活度。要提高公共服務供給主體的預測預判能力;重點關注“老小孤殘”、外來務工等相對弱勢群體;優化民生訴求反饋機制、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再次,要讓數據發揮更大作用,打通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數字堵點,破解數據共享與數據安全“不可兼得”難題。要進一步明晰公共服務供給中的“隱私”邊界問題;進一步完善一體化的基礎信息采集、核對、更新系統;進一步實現民生服務、隱私保護和數據開放共享的有機結合。再次,要始終堅持一切依靠人民,有力促進多元社會主體參與公共事務的志愿性、持久性和有效性。要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倡導鄰里互助守望相助;增強黨員志愿服務的專業性和科學性。最后,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造就民生民安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要把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放在社會治理工作中的突出位置;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百年大黨必將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徐暢 吳興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