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uqoif"></track>
          <p id="uqoif"></p>
          <big id="uqoif"><ruby id="uqoif"><tt id="uqoif"></tt></ruby></big>
          <pre id="uqoif"><label id="uqoif"><menu id="uqoif"></menu></label></pre>

          央媒省媒看鹽城第二十八期

          2022-10-12 16:42 來源: 我要評論0 字號:
          【導讀】 央媒省媒看鹽城第二十八期

          28期定稿


          10月6日 CCTV-13

          歡度國慶 樂享幸福時光

          10月6日,央視《新聞聯播》聚焦鹽城阜寧穆溝古村。國慶假期,各地的人們以多種方式歡度佳節,樂享美好幸福時光。在江蘇阜寧,原汁原味的特色田園生活喚醒了童年的美好記憶。

          游客:小橋流水,原鄉原野,走在村里感覺心情非常愉悅和放松。這里還有很多非遺老技藝,讓我們想起童年的鄉愁回憶。


          10月6日 新華社客戶端

          江蘇建湖:以綠色發展理念引導產業轉型升級

          10月6日,新華社聚焦鹽城建湖,推出短視頻《江蘇建湖:以綠色發展理念引導產業轉型升級》。

          建湖縣依托優越的生態資源以發展生態經濟為著力點,把獨特的生態優勢轉化為差異化競爭力,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10月6日 CCTV-13

          品味傳統文化 感受古韻之美

          10月6日,央視《新聞直播間》聚焦鹽城亭湖。

          江蘇亭湖竹林民俗博物館隨處可見的地方老字號、老手藝、老建筑、老場景,吸引不少市民前來參觀。面塑攤位前,非遺傳承人一雙巧手在各色黏土上飛來飛去,約七八分鐘,面塑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呈現出來。


          10月6日《人民日報》

          6日,《人民日報》二版以大幅美圖報道東臺條子泥濕地。

          江蘇東臺條子泥濕地加強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圖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生麋鹿聚集在鹽蒿地奔跑,成為海灣濕地獨特的生態美景。


          10月7日 CCTV-13

          特色水鄉民俗活動展現傳統文化魅力

          10月7日,央視《新聞直播間》聚焦鹽城鹽都區。

          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水鄉民俗活動、文學活動。在草房子樂園景區,孩子們參加造紙術、活字印刷術、扎染等文學自助體驗的研學課程,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10月9日 CCTV-4

          《中國緣》——郁金香情緣

          9日,央視頻app及電視端CCTV-4全網首播的《中國緣》欄目將鏡頭對準大豐區荷蘭花海,及來自荷蘭的郁金香技術專家尼克,同時段的收視、關注度全國所有頻道節目排第二?!吨袊墶窓谀恐v述了種花達人尼克在大豐追逐夢想的故事。通過央視的舞臺展現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億萬觀眾眼前。

          1956年,尼可出生在荷蘭一個郁金香世家。7歲時尼可就已經學會剪花、篩選有病毒的花,10歲時他便開始駕駛拖拉機幫助父母收獲郁金香種球。17歲那年,從農業技術學校畢業的尼可終于接過父母的公司,以一個園丁的身份開啟他的創業之路。然而在尼可的心底,他并不滿足像父輩那樣,只是成為一名普通的園丁,他一直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有一天能把郁金香傳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2013年,大豐向他拋出“橄欖枝”,當時大豐新豐鎮正在規劃2.46平方公里的多彩荷蘭村項目。帶著試試看的心理,尼可來到大豐,這座干凈整潔的小城一下子就抓住他的心,尼可決定正式加盟荷蘭花海。從那時起,他把多數時光都獻給大豐荷蘭花海這片熱土,把所有精力都傾注在熱愛的郁金香事業。

          “我很小的時候就對郁金香著迷,心中始終認為郁金香能讓我走向世界,結果我在中國實現了夢想?!边@位地地道道的“大豐老鄉”正將“讓大豐走近荷蘭,也讓荷蘭留在大豐”的愿景一步步變成現實。如今,每一個到小鎮參觀過的荷蘭友人都會情不自禁贊嘆:“來到這里,仿佛置身家鄉一樣?!?/p>

          尼可的加入,為花海打造著盈利點,也讓中荷“前世今生”的故事蕩漾著別樣之美。通過他和團隊的不懈努力,目前荷蘭花海成為中國一個獨特的郁金香品牌,種植300多個品種、3000萬多株郁金香,被授予“中國郁金香第一花?!薄笆澜缬艚鹣阕罴丫皡^”等稱號,創造日接待35萬游客的記錄。荷蘭花海正以開放的姿態走向“一帶一路”,走向風情荷蘭,走向世界各地,成為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俯瞰千畝郁金香花海,荷蘭風情的木屋、風車點綴其中,明艷的花朵如一盞盞小酒杯,妖艷艷地開著,在陽光下搖曳著生姿,撩得人心醉……這是荷蘭花海里的錦繡年華,也是少年尼可的夢想,如今圓夢成真。


          10月10日 新華日報 頭版

          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500家

          鹽南高新區“科創之核”攀新高

          10月7日,總投資53億元的瑞輝新顯示和半導體項目在鹽南高新區西伏河科創走廊開工建設。鹽南高新區開辟綠色通道、采取并聯審批、全程幫辦服務,僅用3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從項目簽約到開工的全部手續辦理和準備工作。該項目一期投資約30億元,將深圳生產基地和上市公司總部遷移至鹽南高新區,并新建4條觸控顯示及模組生產線,主要服務車聯網、物聯網等高端定制化市場;二期工程投資約23億元,新建國內領先的射頻前端模組生產線,計劃明年啟動建設。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年稅收貢獻近3億元。

          2019年,鹽南高新區成功掛牌省級高新區,之后制定出臺“科技創新30條”“人才新政30條”,持續開展高新產業置頂培育、國家高企梯度倍增等“六大行動”;去年11月,鹽城吹響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的號角,機器轟鳴聲中,第一根地樁打入南海未來城板塊;今年,江蘇可再生能源技術創新中心落戶,116個優勢科創項目入駐,高端創新要素加速集聚;舉行第七屆中國創新挑戰賽(鹽城)啟動儀式、2022港科大百萬獎金創業大賽(長三角)決賽,城區創新活力競相迸發……至此,鹽南的產業鏈條布局“體形”更壯、“體質”也更強。

          西伏河,這條流經鹽南境內的“不起眼”河流,如今有眾多機器人企業集聚在河畔,從一言焊接機器人等12個項目簽約落地,到天森自動化等6個項目開工建設;從“獨角獸”企業極智嘉一比一還原機器人在大型超市倉庫貨架間穿梭場景,到高仙機器人自動清潔作業、提高城市保潔效率……一大批重大標志性創新成果引領鹽南綠色制造業不斷攀上新高度。

          走進新石器(鹽城)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在全場景自動駕駛測試場內,27輛無人車正同時進行仿真道路環境測試?!翱催@自動駕駛21類功能道路上的最新款無人車,運載能力600公斤,續航200公里,最高時速可達50公里?!痹摴究偨浝韯⒕艾幗榻B說,新石器已申請專利超過700項,形成金融服務、快遞、餐飲、零售、物流、政務服務、安防等多領域一體化應用。

          如今,鹽南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均居全市前列,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9.68億元,服務業增加值187.9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93.6億元,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500家。創新體系更加健全、創新環境不斷優化、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創新為其打造全市“創新之核”提供有力支撐。

          而這背后,是鹽南高新區始終把營商環境作為重要保障,扎實開展“企業大走訪、項目大推進、產業大招商”,提供“零距離”服務。華為云服務、中交興路、云洲無人船等一批產業龍頭企業競相落戶;總投資52億元的德利迅達綠色數據中心、總投資20億元的人民控股光電顯示、總投資15億元的鴻蒙科創產業園等一批重大項目快速落地;深入實施“數聚英才、智匯鹽南”行動,先后引進落戶領軍人才項目108個,成功舉辦五屆科技創新大賽,創塑鹽南雙創品牌……

          作為全市布局數字經濟的主要承載板塊,近年來,鹽南高新區積極圍繞“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累計完成44家規上工業企業和20多家“大數據+”、機器人產業鏈“鏈主”企業、骨干企業數字化基礎及服務需求測評,中迪機器人、萬疆高科等4家企業成功“上云”,霆善科技、錙云科技等11家企業列入市“智改數轉”服務商庫。

          9月2日,百度集團在江蘇布局的首個智算中心百度智能云——昆侖芯(鹽城)智算中心在鹽南高新區正式揭牌,為各類垂直行業提供普惠的AI算力,全面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9月7日,2022數字江蘇建設優秀實踐成果正式公布,“城市駕駛艙”項目成功入選,該項目以城市大數據、智能化為核心,通過城市信息資源中臺,形成數據共享內循環體系,實現城市治理現代化、去中心化、扁平化、智能化“分布式”管理。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數字底座中國電子云環境搭建、數據中臺部署、數據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建設;通過36家單位調研與對接,匯聚全區32萬人口數據;共建設五大主題庫,產業經濟主題庫分別接入長三角城市群1335條數字經濟產業政策數據和全區28000多家企業數據。


          10月12日 人民日報

          10月12日,《人民日報》第9版刊發“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圖片,東臺市“風光漁”互補產業基地刊登在醒目位置。

          “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開展,展覽設有6個展區,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運用圖片、實物、模型等6000多項展覽要素,全面宣傳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東臺“風光漁”互補產業基地圖片在“中央綜合展區第七單元”展出!

          編輯:促織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為“鹽城新聞網”或“鹽阜大眾報”“鹽城晚報”“東方生活報老爸老媽”各類新聞﹑信息和各種原創專題資料的版權,均為鹽阜大 眾報報業集團及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通過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上述來源。

          關注我們

          • 微信

          • 客戶端

          推薦文章

          最黄色三级毛片